急性肾损伤(AKI)可能发展为慢性纤维化,是增加慢性肾脏病(CKD)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。早期发现AKI患者中具有进展为慢性纤维化风险的高危人群,对实施早期防治、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。成纤维细胞在器官损伤及纤维化修复中起重要作用;肾损伤后,动态监测成纤维细胞的活化情况,可为早期发现AKI患者中具有CKD进展风险的高危人群提供机会。本研究结合肾脏单细胞测序、在体/体外AKI模型,首次发现AKI后肾脏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(FAP)水平反映成纤维细胞活化程度;肾内FAP的持续上调与成纤维细胞的持续活化、以及慢性纤维化进展相关。更重要的是,本研究采用靶向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(FAP)的示踪剂([¹⁸F]FAPT或[¹⁸F]FAPI-42)进行PET/CT显像,实现了AKI后对肾脏FAP表达的无创动态监测。动物实验证实,AKI发生后2小时至7天内肾脏[¹⁸F]FAPT摄取持续升高,提示有进展为CKD的高风险,为早期无创预测AKI-CKD进展提供了新策略。该技术的预测效能在人类急性心肾综合征队列中得到初步验证。基于靶向FAP的PET/CT已在肿瘤影像学中确立安全性,故可直接转化应用于肾损伤患者,在AKI早期识别CKD进展高危人群,为临床干预创造更宽广的时间窗。研究结果以Dynamically visualizing profibrotic maladaptive repair after acute kidney injury by 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imaging为题,发表于肾脏病领域top期刊Kidney Int,并被选作同期封面论文。
图示:靶向FAP的特异性PET/CT成像预测AKI后CKD进展的风险
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(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)